首页  >   发展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浙江工业大学: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厚植高质量发展潜力

发布时间:2021-12-20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网 点击数:

近年来,浙江工业大学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悉心育才、真心引才、精心用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青年科技人才。

一、系统布局重点“育”,厚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沃土

坚持分层分类、差异培养、动态管理,构建阶梯式、全链条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体系,形成以领军人才为引领、学术骨干为支撑、青年后备为补充的“雁阵”人才梯队格局。一是找好引路人。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聘任沈寅初院士为青年教师总导师,近三年促成资深教授和青年教师签约师徒结对347对,帮助青年教师“三年过三关”(教学关、科研关、实践关);实施“学术名师启明工程”,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奔赴一流大学、师从一流导师”。二是优化硬举措。实施“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中青年骨干海外支持计划”“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等培育计划,支持青年科技人才“人人进团队、组团队”,近三年支持369人、28支创新团队,投入经费2795万元。三是配置好资源。建立长期稳定支持机制,近三年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拨款1100余万元,全部用于支持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实施“数理学科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为基础研究领域优秀青年人才提供每年10—15万元的专项资金保障。2020年学校新增国家四青类人才7人,占省属高校当年新增数的64%;近三年新增省部级以上人才中4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79%。

二、学科靶向精准“引”,打造青年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遵循“看水平、看潜力、看发展”的识才理念,通过优化政策、整合资源、简化流程等机制创新,大力引进青年科技人才。一是健全引才网络。围绕“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双碳”等重点领域和学科发展急需,建立全球引才目录库,通过海内外招聘会、海外引才联络站等渠道,汇聚优秀青年人才;发挥顶尖人才“学术朋友圈”集聚效应,提升以才引才、以才荐才效果。连续五年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吸引29个国家和地区3980余名优秀青年博士报名参加。近三年引进的410名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98%。二是建立人才特区。针对新引进领军型青年科技人才,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提供个性化引才方案,赋予人财物使用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三是创新引才机制。推出“运河青年学者”“朝晖特聘研究员”等校内青年人才岗位,提供相当于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薪酬待遇,并直接认定为研究生导师,配置研究生招生指标;加强新引进人才科研经费支持和安家保障。

三、创新机制大胆“用”,释放青年科技人才创造活力

坚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鼓励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一是优化发展平台。建立“三强型”(政治强、学术强、管理强)青年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安排学术副院长、处长助理、选派地方挂职等举措加强综合历练。完善人才表彰体系,在重要活动上隆重表彰“功勋教师”“教书育人贡献奖”“我最喜爱的老师”等人才荣誉获得者;成立青年教授博士联谊会,组织书记校长有约、青年科学家沙龙、“青蓝论坛”等,弘扬学术文化。二是提升薪酬待遇。学校每年从单位绩效总量控制数中挤出1000万元绩效经费,专项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建立3-5年首聘考核期的准聘——长聘制度,实施“健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为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特殊津贴,支持他们安心、潜心从事长周期、原创性工作;加大博士后支持力度,2021年推出“超级博士后”计划,将博士后待遇提升至最高62万元/年。三是推进有组织科研。成立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碳中和创新研究院等,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探索性、前瞻性项目攻关和交叉研究,给予团队组建、科研经费、工作用房、研究生指标等方面的特殊政策。信息工程学院冯远静教授“脑认知与脑成像”团队,开发了国内首套新一代神经外科手术计划导航系统,在北京宣武医院等43家医院开展了近10万例病人的辅助诊疗。近三年,1280余项成果转化由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承担人完成;国家自科基金项目中青年项目占4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45岁以下主持人占62%;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获奖中,29%为青年科技人才排序第一;新增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技平台9个,平台研究人员中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占78%。

版权所有 中国计量大学  发展规划处 Copyright 2022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

邮编:310018

浙ICP备110536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