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多相机理与测量团队(M4团队),成立于2015年,由包福兵教授牵头,现有成员9名。团队始终以国家仪器重大需求为指引,坚持“测-知-仪”的创新范式,从精准测量、机理探究、仪器研制三个层面开展技术攻关,在高时空分辨率流动精准测量、流量计量、多相流体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主持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参与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团队名称:
微纳多相机理与测量团队
团队类型:
高峰学科培育团队
建设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建设周期:
4年(2024年-2027年)
任务目标:
1.自主培育获得B类人才项目
2.自主培育获得E类人才项目
团队经费:
500万元
近几年,仪器学科成功获批博士点,入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取得较好成绩。但是仪器学科仍存在研究方向不够聚焦,全校共建仪器学科现象比较严重,高层次人才、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教学科研成果奖、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等标志性成果产出不足等严峻问题。新一轮省优势特色学科要求仪器学科5年内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新增省部级人才11人,任务非常艰巨。本团队提出4内年培育新增2名人才的任务目标,这是省里对仪器学科的重要考核指标,能对仪器学科起到较大的支撑作用。
包福兵教授于2015年起组建了微纳多相机理与测量团队,八年来团队聚焦高时空分辨率流动测量和流量计量前沿技术,从测量技术研究-流动与传感机理探究-计量仪器装置研制三个层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团队有成员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近些年,团队成员主持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社会力量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参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已建设成为仪器学科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
包福兵是仪器学科的学术骨干,目前担任浙江省流量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60多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47项,主持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参与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参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同时获评浙江省“师德楷模”。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实验室仪器分会秘书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兼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等,同时担任《工业计量》副主编,《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等期刊编委,深度参与仪器学科的各项活动,各方面发展比较全面,具有较大培养前途。如果学科能够支持,包福兵在后面几年可能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在冲击B类人才方面具备较大的可行性。
凃程旭多年来一直从事多相流动测量和前沿计量技术应用研究。主持国基金2项、装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课题1项、装发共用计量项目1项,省基金1项,参与其它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持获国家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参与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排名第2、第4)。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Langmuir等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2篇,其中Top 2篇、二区5篇,他引2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其中7件成果转化。兼任《力学与实践》青年编委、浙江省力学学会力学与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具有较大培养前途。如果学科能够支持,凃程旭在后面几年可能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在冲击E类人才方面具备较大可行性。
1.自主培育获得B类人才项目建设中
2.自主培育获得E类人才项目已完成
年度验收情况:合格
中期验收情况:优秀
期末验收情况:未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