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聚焦质量与认证领域技术创新、方法创新、观点创新和政策创新,一方面利用质量管理的研究成果“顶天”,另一方面通过认证认可的实践实现“立地”, 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团队现拥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级以上项目6项,到位科研经费约2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拥有1 门国家资源共享课程和《质量管理学》等国家规划教材,并率先设立“质量科学与标准化工程”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团队名称:
质量与认证认可研究团队
团队类型:
高原学科培育团队
建设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建设周期:
4年(2024年-2027年)
任务目标:
1.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自主培育获得E类人才项目
团队经费:
200万元
该团队聚焦质量与认证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向质量与认证研究领域技术创新、方法创新、观点创新和政策创新,针对现实热点、难点、行业变革等问题,围绕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服务认证模式研究、认证认可制度对我国产业化影响研究、智慧化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新兴产业认证认可技术研究、 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认证认可技术研究等,充分反映该研究领域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实用性。
设置该学科对于巩固我校的“老本行”特色、强化“大质量”领域的优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质量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来“顶天”,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认证认可的实践来实现“立地”。与此同时,该学科还可以助力我校高峰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为进一步凝练该学科“质量管理与标准化工程”特色做出有力贡献。
本方向主要围绕质量评价方法、质量统计技术、可靠性工程、服务质量管理、认证认可等问题开展研究。坚持围绕国家质量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国家层面服务国家“质量强国”战略,为国家质量基础建设提供支撑,同时,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标准化+、“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立足服务浙江“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和浙江制造战略,为浙江经济的高水平、高质量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本方向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已在质量管理、统计质量控制、认证认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优势,建设了一支稳定团结的研究队伍。近五年,承担了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计划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际、国家级项目6项,到位科研经费约2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拥有1 门国家资源共享课程和《质量管理学》等国家规划教材,率先设立了“质量科学与标准化工程”二级学位授权点,在国内外质量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为学校管理学学科门类和国家质量基础学科群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
本方向承担了EU-Asia Link Programme 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标准化领域国际合作项目3 项;有5 人次担任国际标准化教育委员会(ICES)名誉主席和相关国际标准组织工作组专家职务。经管学院的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第三批浙江省“2011 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都将为本方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平台基础。
今后该方向将致力于贝叶斯统计质量控制、质量经济性标准参与制定、认可的经济贡献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力争取得高层次科研奖,培养高层次人才。
1.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建设中
2.自主培育获得E类人才项目建设中
年度验收情况:未启动
中期验收情况:未启动
期末验收情况:未启动